
1、浇注温度太高,会大大增加废品率。
浇铸温度过高会导致砂型膨胀,尤其是带有复杂砂芯的灰铸铁件,当浇铸温度大于1420℃时,废品增多,浇铸温度为1460℃时,废品增加50%。采用感应电炉熔炼的方法,可以较好地控制铁水温度。
2、浇注温度过低也会引起缺陷。
(1)硫化锰气孔此种气孔位于灰铁铸件的表皮之下,而且多在上部,经常在加工后露出,直径在2~6mm之间。金相分析表明,该缺陷是MnS偏析与熔渣混合形成的,其原因是浇注温度较低,铁液中Mn、S的含量较高所致。
这种含S含量高,Mn含量适宜(0.5%~0.65%)的材料,可显著提高铁液纯度,有效地防止此类缺陷的发生。
(2)由于砂芯排出不畅,造成砂芯气体产生气孔、多空孔。由于造芯时砂芯多在芯盒内硬化,往往使砂芯排气孔数不足。在型芯硬化后,为形成排气孔,可补充钻孔。
(3)在液体夹渣处理后,灰口铸铁件表层以下将出现单个小孔洞,孔径一般为1~3mm。每个病例仅有1~2个小孔。金相研究表明,这些小孔隙中含有少量的液相夹渣,但未见S偏析现象。结果表明,缺陷的形成与浇注温度有关,浇注温度高于1380℃时,不会出现铸件缺陷,因此浇注温度应控制在1380~1420℃。需要指出的是,改变浇注系统设计,并没有**这一缺陷,因此,这一缺陷可以被认为是由于浇注温度较低,而铁液在微量还原气氛中进行浇注而形成。
浇铸温度过低常见的原因是浇铸前,铁水在敞口浇包中停留的时间较长,导致铁水散失。在浇包层上加上绝热材料,可大大降低热损失。
精航宇动力科技(沧州)有限公司欢迎广大商家前来咨询!